细分市场争夺战号角吹响,石头扫拖机器人T7S系列蓄势出击

  科客点评:石头科技凭借科技创新,又一次率先实现技术突破,助力扫拖机器人进一步朝着高级智能化演变。

  北京时间3月29日,石头科技正式发布2021年旗舰款产品「石头扫拖机器人T7S系列」。作为石头扫地机器人T系列最新旗舰产品,T7S系列对“擦拭”功能进行重点加码,扫拖性能全面提升,产品名称全面升级为“石头扫拖机器人”。

  新品性能极具张力,T7S全系搭载石头科技全球首创的智控升降式声波震动擦地模组,以及超声波地毯识别技术、RR masonTM 8.0 算法系统、全向浮动胶刷等全球领先的软硬件技术,并首次支持无耗材自动集尘,拥有卓越清洁表现。T7S Plus 则在T7S基础上选用了AI 结构光 Reactive 3D避障方案,是石头科技将“LDS激光雷达”大规模应用到扫地机器人领域后又一次对超前技术下放的探索之作,意义非凡。

  价格方面,T7S 售价为2999元,新品首发到手价2499元;T7S Plus售价为3499元,新品首发到手价2799元;自动集尘充电座售价为2199元,新品首发价为1899元。全系产品将于3月29日10点05分在淘宝、天猫、苏宁、京东等各大授权电商平台同步开启预售。

T7S系列蓄力出击,重新定义“扫拖机器人”

  回顾2020年,国内家用清洁机器人市场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机器人销售额高达94.1亿元,增速达到22%。细分品类来看,洗地机和电动拖把销售额分别为13.8亿元和12.5亿元,实现了1970%、260%的爆发性增长。两者累计市场份额一跃升至11.0%,成为去年清洁电器界黑马品类。可见“拖地”功能在国内清洁电器行业中的分量越来越重,市场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旺盛消费需求刺激下,拖地类产品叠出不穷,但受制于技术,不少以扫地机为内核的扫拖一体产品中,拖地功能的定位仅停留在辅助层级,实用性弱。2019年中国擦地机器人白皮书指出:70%消费者是对“扫”和“擦”功能都有强烈需求才购买扫拖一体机产品。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接近半数的消费者认为产品的擦地功能使用体验差,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人们的购买热情。研究表明,针对中国硬质地板家庭,机器人的“擦拭”能力比“拖”对付地面顽固污渍更为有效。

  意识到用户真正意义上的需求痛点并寻找切实的解决方案,是石头科技始终追求的精神内核。石头扫拖机器人T7S系列蓄势出击,对擦拭功能进行技术加码,扫拖性能全面提升。其搭载石头科技全球首创智控升降式声波震动擦地模组“VibraRise”,擦地时可达到3000次/分的高频震动,能够有效瓦解日常地面顽固污渍,清洁更彻底;自动升降擦地模组则完美解决了行业清扫地毯的难题,自动识别自动抬起,不漏扫、不打湿。同时扫拖机器人T7S系列增强了脱困能力,并解决了回充时脏拖布对地面的二次污染以及湿拖布紧贴地面存放而产生的异味难题,在用户体验上将拖地模块彻底由辅助补充升级为核心功能,同步满足“扫+擦”需求。

  石头产品之所以能够获得用户的认可,原因就在于石头科技利用创新技术解决了用户使用扫地机器人时面临的痛点,“这是石头科技产品的价值所在”,石头科技董事长兼CEO昌敬表示。

  一直以来,除硬件模组外,石头科技自研算法系统也极受用户追捧。此次石头扫拖机器人T7S Plus采用3D双线结构光+AI避障策略,3D双线结构光主动式测距,融合多传感器和AI算法,实现毫米级高精度避障,聪明不误撞。该技术的应用是石头科技继将LDS激光雷达大规模应用到扫地机器人领域后,又一次对超前技术下放的探索之作,意义非凡。实际体验中,T7S Plus能够根据不同物体采取不同的避障策略,智能评估避让距离,兼顾清扫覆盖率和避障成功率,让用户体验更上一层楼。目前T7S Plus可避开体重秤、风扇底座、鞋子、插线板等家庭常见障碍物。同时,T7S Plus 搭载RR masonTM 8.0 3D算法系统,首创“扫+拖”路线分区显示、地毯可视化、精拖模式,建图、规划、脱困等核心指标均再次升级,聪明更进一步。

  对于石头科技而言,产品极致性能聚合的背后,是前瞻性布局、技术溢出、产品供应链管理能力多因素的厚积薄发。财报显示,2020年截止9月,公司投入研发费用1.73亿元。截至2020年上半年,公司研发人员占比高达54%,更设有技术研发中心、AI研究院、机电研究院、光电研究院及十余个实验室,源源不断的新技术由此涌出,在业内实现多个从“0”到“1”的突破。因此,石头扫拖机器人T7S系列的硬核品质才得以保证。未来,石头科技仍将不顾一切代价,持续投入科技创新,满足对扫拖机器人有较高要求的年轻白领、父母长辈以及爱宠族等用户需求,为所有家庭带来“扫拖不动手”的美好生活体验。

国潮科技实力不凡,石头科技引领行业发展新方向

  自2019年3月石头品牌上市以来,每一次产品迭代和新品类诞生都伴随着创新科技和超前技术的下放。特别是2016年,当行业还普遍处在“随机碰撞”和“局部规划”的整体技术路径时,石头科技推出的LDS激光雷达产品实现了扫地机器人的大规模“智能化”,将行业推向“全局规划”时代。在当时掀起一股席卷式风暴,颠覆了用户对扫地机器人的认知。去年初发布的石头扫地机器人 T7 Pro引入AI双目视觉避障系统,则是石头科技年度AI科技探索的又一项重要举措,被业内誉为具备行业里程碑意义的产品。至今,石头扫地机器人全系产品累计销售突破600万台,用户遍布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赤手可热的国潮科技品牌。

  今年,石头扫拖机器人T7S Plus另辟蹊径,探索性的引入了AI结构光Reactive 3D避障方案,标志着扫拖一体机在初级智能向着高级智能化演变过程中更进了一步。同期,配合品牌代言人的官宣,石头科技也正式吹响了向细分市场进攻的冲锋号。石头科技携手代言人,不仅推动品牌实现破圈传播,打通不同圈层消费者,更重要的是通过代言人的力量将品牌理念、品牌价值传递给了消费者,真正实现了品牌增值。

  以5G网络为支点,万物互联,科技逐步融入“智慧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站在家庭视角,用户对智能家居的期待早已超出基础功能范畴:年轻用户需要一款更新奇有趣的“潮玩”,银发族则提出智能家居适老化革新的需求。因此在石头科技看来,一款集约多元、低门槛的产品同样是用户消费体验中的核心所在。

  石头扫拖机器人T7S系列作为一种更加先进的现代化工具,秉承科技创新、用户致上的理念,通过产品和APP端双向改造,“把所有功能都上了”,例如APP支持扫拖路线区分显示、支持充电座/集尘座显示,支持在主页对地毯一键划区清扫,满年轻用户趣味玩法需求;另一方面,极尽所能缩小“数字鸿沟”带来的老年人不友好体验,无论是终端机一键启动/回充按钮,还是APP子女远程操控,T7S系列适老化改造的细节,淋漓尽致地呈现了石头科技作为有温度有力量的国潮科技品牌的责任和担当,让“智慧生活”名副其实。

  对于科技创新型企业而言,品牌真正的竞争力是持续创新。而在这个以技术革新为最终驱动力的行业中,如何让创新从偶然成为必然,是每家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昌敬认为,从偶然变必然一定是企业要开拓多元化创新方式,多点开发。它是一套机制,员工可以通过这套机制和科学方法论去发现问题,找到问题解决方案,再将其变成产品化。

  正如扫拖一体机的诞生让千万家庭美好生活有了更高期待,T7S系列则在智控升降式声波震动擦地、RR masonTM 8.0算法系统、超声波地毯识别、全向浮动胶刷、无耗材自动集尘等软硬件技术加成之下,进一步挖掘价位段内极致性能,将用户使用体验推至更高级,加速“一家一机”时代的到来。未来,石头科技会一如既往地强调对用户价值创造的聚焦,不断重启「石头扫拖机器人」产品升级换代的内生力量,以“用创新简化生活”的理念赋能全行业。添加科客公众号kekebat,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细分市场争夺战号角吹响,石头扫拖机器人T7S系列蓄势出击

注: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版权持有者对所转载文章有异议,请与我们联系。

收藏
分享到:
我要点评 0 条评论

最多可输入140个字

快讯

  1. 中兴通讯发布RoomPON 7.0新品,助力中国移动共建AI家居新生
  2. 五年实力质变!小米17系列重磅发布、推出汽车定制服务
  3. 中国电信精彩亮相2025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4. 2025骁龙峰会·中国,高通携手生态伙伴发布“AI加速计划”
  5. ColorOS 16三大流畅黑科技,OPPO Find X9系列首发搭载
  6. 安吉尔首创黄金比矿物质饮水机,定义健康饮水新标准
  7. 中国电信广东公司升级发布“算力超市2.0”
  8. 从有面儿到全面,华为Mate XTs 非凡大师重新定义折叠屏价值
  9. 联通AI激活“蓝色粮仓”,赋能海洋可持续发展
  10. 广汽昊铂首款智慧旗舰轿车A800成都车展首秀,深度携手华为

Talk客

  1. Talk客:共享单车风波四起,谁又将是最后赢家呢?
  2. Talk客:各取所需而已?谷歌这11亿刀是否物超所值?
  3. Talk客:安卓旗舰四面围剿,新iPhone能否成功逆袭?
  4. Talk客:6GB大运存手机遍地走,是刚需还是噱头?
  5. Talk客:靠脸吃饭成现实!支付宝“刷脸支付”商用,你怎么看?
  6. Talk客:年度最强安卓旗舰三星Note8来了,你准备剁手?
  7. Talk客:联想痛失全球PC第一王座 靠VR能扳回一城?
  8. Talk客:昔日大牌,归来已是小众!他们的出路在哪?
  9. Talk客:魅族PRO 7会是它的春天?联发科高端梦何时圆
  10. Talk客:国产品牌豪夺国内市场份额 苹果三星销量能否逆袭?

作者推荐